移至主內容
首頁
SLAT Blogs

主導覽

  • 首頁
使用者帳號選單
  • 登入

導航連結

  1. 首頁
  2. 部落格
  3. 肥貓的異想世界

淺論中學社會科教學的困境(初稿)

By 肥貓, 11 九月, 2020

近來社會科課綱鬧得沸沸揚揚,不管是掀起政治風波,還是報載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困境,使社會科教學的問題終於得到該有的關注。會用「終於」是因為有很多問題其實老早就存在,「該有」則是過去台灣(乃至於中國)在急速工業化的過程中,有意或無意地壓抑了社會科的重要性,這點我稍候會來解釋。不過嚴格來說,我應該不是最適合描述這類困境的人。儘管出身教育大學的社教系(這是本校史地系和公共系的最初樣貌),但是我們的業務主要是針對小學教師;我也沒有修過教育學程,應該不可能在任何中學以下學校專任,甚至我也不太喜歡小孩,因此即使拿到教師證,大概也不會是適任教師。不過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卻發現有些問題值得玩味。

社會科教育目前最大的問題,不只是時數過少,還有嚴重的割裂化。儘管國中基測(目前已廢止,改為教育會考)、高中學測已經逐漸轉型為將社會科視為整體,不過在教學現場,仍存在地理、歷史、公民由各別老師教,甚至用不同版本課本的情境;這當然也讓老師在輔導學生入學考試時,感到無所適從(然而可悲的是,目前升學考試成績仍然是各學校績效評估事實上的主要指標)。

雖然現在輿論多半是在討論高中端的問題,但是應該留意,這種學科的割裂其實是從國中就已經開始。國中理化若你還稍微記得課本內容,不難發現其實有接近一半其實是物理,例如國二的聲波、光學,電學和國三的力學,直到國三下又稍微跳回來講電化學。如果物理和化學可以被當作同一個國中科目來教授,共享相對重的授課時數與考試權重。個人認為實在沒理由將地理、歷史、公民分拆成3個科目,甚至分別由3個老師來教授,也導致知識的傳遞變得極度碎裂與不連貫。

這種畸形的設計除了課綱的因素外,也可能是為了配合個別教師的養成背景,畢竟由地理系出身的老師來教地理(下略)也看似天經地義。我在地理、歷史、公民這3個領域都沾過水,不難體會不同領域隔行如隔山。我也同意高二分組後,這3個科目分別讓專業的來教確實可能必要。但是是否在國中教育,就非要將這3個科目做硬性區隔,我認為頗有值得商榷的空間。

但是如果仔細計算,其實把地理、歷史、公民三科加起來,理論上授課總時數應該會和自然科差不多,況且國一自然科如果我印象沒錯,每周好像也只有生物一節課,所以我前面這個說法並不能說是絕對數字。不過國三還有地科一節,所以應該算是扯平了。相信寫課綱的人,應該也早已想過要將社會領域和自然領域的授課總時數,儘可能技術上趨於一致。不過與自然科相比,至少我個人看來,社會科不太像是個被重視的科目。

以我2006年到2012年完成中學教育的經驗來看,社會科不敢說是被蔑視,但幾乎可以說至少不太會被重視。不論從授課時數或課外花費時間比重來看,一個學生通常不太需要,甚至現實上也不被允許花太多時間在社會科上,而多半是花在國、英、數,還有理化。坊間數理的補習班很多,而且頗好賺(另一個大戶則可能是語文);反觀社會科的行情則低落許多。這也帶出另一個有趣的現象,社會科很少會被視為頭痛的科目。不過我已經高中畢業快10年了,這說法即使真實,可能也早已過時。

當然什麼叫作頭痛是很主觀的問題,也和每個人的學習背景有很大關聯,我也剛好在數理學習經驗不好的那一端。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社會科實力夠強,造成我後來不用花太多時間,就可以考高分,其他人卻未必如此。不過如果每一科老師都堅稱(claim)他教的科目很重要的話,學生(和家長)這6年大概都不用睡覺了。社會科老師應該也不太希望讓社會科變成學生的頭痛科目,甚至因此發瘋。不過值得思考的是,為何社會大致能接受自然科很重要,但是社會科則否?

顯而易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社會也大致彌漫著重理工輕人文的氛圍。(我甚至有輾轉聽過理工科的女生說打死不想嫁給社會組的男生,因為她覺得這種男生很笨,好吧我只能說祝她好運)。這類討論坊間應該早已多如牛毛,我只舉幾個比較具代表性的例子。台灣的大學的5年五百億計劃,經費多半由自然組科系所獲得,應該是無需再贅數的事實。無獨有偶地,在中國大陸剛廢止的985工程中,入列的大學名單中,除了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之外(但是北京大學有醫學院,這點和成大很像),也是以理工的學校為主。國台辦的現任女發言人朱鳳蓮雖然科系是公共管理和外國語文出身,但是其學、碩士母校(外國語文)卻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985工程)。

這種現象有人認為是因為,我國產業結構是以工業為主,所以理工人才當然會比較吃香(以上為方便起見,我姑且簡稱「工業主體說」),不過這說法可能只涵蓋了部份事實,如果第三級產業逐漸成為我國的經濟骨幹,況且我國許多基礎工業也早已外移,為何社會組甚至商管科系,又還是處於一種相對被壓抑的地位呢?我自己的解釋雖然是前面的延伸,但是可能又稍微露骨點,跟現代化問題有些關係。

簡單而言,在前工業化時代,開發中國家為了追上西方先進國家(以及日本)的經濟發展,急速發展工業化的過程,當然需要將大量社會資源投注在理工人才的培育,這也部份符合前面所謂「工業主體說」的部份論述。從管理學的學術脈絡來看,前工業化主要採用的,其實也是科學管理的治理典範,管理方式與現象也相當近似於我們十年前在深圳富士康看到的事情(講難聽點,其實就是把員工當作機器看待)。但是隨著後工業化過程的開始,管理典範也逐漸朝向關係的建立與培育,當然把員工當作機器(這還算是委婉的說法)的狀況仍然時有所聞,但是社會氛圍會逐漸把這問題當作一回事。隨著終於把員工當人看的這過程中,管理、訓練的角色也將會日益吃重,此時管理人才的社會地位,當然也會逐漸提升。

我們知道美國有個知名的「虎媽」,以嚴厲管教子女而出名。近十年前中國廣東省也出了個「狼爸」,似乎也意圖複製虎媽的模式,當然也引起不少爭議。他的爭議我不打算在這敘述,不過他有套論述頗有趣,大致意思是說他強迫膝下小孩都念社會組,也理所當然地要求以北京大學作為第一志願,原因是他認為自然組的人,最終是要為社會組服務的。他接下來寫什麼我並沒有多看,但是猜想他的邏輯是,因為(當然是溫拿的)社會組日後出身管理階層,你自然組的也只得被他管。當然管理學知識應用得當,日進斗金比工程師還會賺錢的CEO還真的不在少數。當然我自己是覺得狼爸想得太偏離現實,我甚至懷疑這樣教出來的小孩,會不會因為負面童年經驗,日後會有嚴重的行為問題。不過他宣稱的一種社會組地位將凌駕自然組的趨勢,也許200年甚至1000年後真的會在中國出現,但那前提是你這個國家要順利過渡到後工業化階段才行。(但是中國現在的基礎工業,總體而言還是太弱)

當然我這是過度簡化的模型,從勞僱關係的角度,也鐵定會有許多慣老闆拒絕我此番說詞,不管是出於實證的考量,還是保護既得利益。不過我看到的大方向基本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會逐漸放棄以單一標準,來作為衡量績效的指標。例如早期對於學生,顯而易見的衡量指標就是考試成績;而現在基督徒衡量一個人的好壞,恐怕就是你反不反同。或許從十年後回頭看,我們會覺得當時的想法是多麼愚昧,但結論就是發生了。

所以回到台灣,社會科教學的困境,恐怕不只是在政治層面,或是教學時數、內容等技術性細節。我認為是根深柢固的一種輕視社會科學的文化,才導致這種近乎畸形的教學模式。而其根本原因在於,

首先,有些類似拉丁美洲常見的偽都市化問題,我們雖然宣稱自己是服務業為導向的社會,但是仍未成功完全從前工業化向後工業化過渡,我們號稱已開發國家,實際上仍不難發現許多與開發中國家共通的問題。(不過近年來,中國大陸研究發展出一套「多元現代性」的說法,在台灣主要首見於朱雲漢教授,主要內涵認為現代化不應該任由西方國家單方面定義,但那是另外一段很臭很長的故事)

第二,這也給予我們一種反思。我們在許多績效評估(或廣義的對人的衡鑑)指標上,是否仍著重在一種單一的維度,不管是我剛講的考試成績還是反同?他不應該再只是視為幾個老師或宗教領袖的「個人困擾」(社會學上經常叫作personal trouble),而應該視為一種社會的整體病象來看待。而台灣理工掛帥的社會氛圍,從非常刺耳的角度來說,也表示我們距離所謂的「現代化」存在相當大的一段距離。

第三,這可能也衍生出一種以量取勝的文化。前一陣子去某景區旅遊,看到高樓式飯店接連拔地而起,彷彿在比賽誰一天接待的來客數比較多,我心裡是有些難過。因為高客人密度的飯店經營,服務和品質要做到精緻與到位,顯然非常困難。我很難想像如果哪一天,巴里島的St. Regis酒店變成這樣經營,會是怎樣的景況。這我想也是後疫情時代,許多人看到的國旅光景,我認為那只是把都市人的陋習,帶到某個鄉下景區再次能量釋放而已。

第四,其實也是我八年前考完學測、指考就想說的,許多自然組的人誤以為社會科就只是一堆背多分的科目,反正只要數學夠強,就可以跨組過來把社會組打趴。我至今一直相信,學測社會科考題的低鑑別度,要為這種亂象負起非常大的責任,也連帶不只將學生,也將社會科老師的臉被放在腳底下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們社會科學的耕耘者,沒有好好善用資源來宣示主權,告訴學生和大眾,今天你不關心政治,政治就會來搞你。

  • 肥貓的異想世界

部落格列表

管理日誌
LibreOffice 正體中文文件
肥貓的異想世界
軟體自由運動部落格
馬哥的大小事
My Libre World
社會派宅爸

最新文章

test title
Interview with Sandy Corzeta, Admin of Indonesia's Fediverse Instance 'misskey.id'
簡單處理在Ubuntu終端機啟動Miniconda的問題
在LibreOffice Calc利用Vlookup做精準搜尋
現在就加入 LibreOffice 團隊當全職開發者,處理 RTL/CTL/CJK 等事宜!
[JS 筆記] 可選串連、條件三元、falsy、some與includes
用QGIS + OpenStreetMap + Python 處理線形地理資料
申請墨西哥簽證的經驗談
0805 ITTS 田野筆記:與印尼開源社群的初次接觸
Setting up Mailman3 on Debian 11 (Bullseye)
試解決Zotero安裝後無法使用LibreOffice Integration引用文獻的問題
2023年5月的 LibreOffice 之月的獲獎者!
Powered by Drupal